持久戰的核心就是一個字:熬!
就像我們平??偸锹牭剑具^這段就好了、熬工作、熬升職加薪、熬生活、熬人生......
然而,持久戰中的“熬”何解呢?我以為熬就是在極度不利或者困難的情況下“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熬也是挺熬人的,熬人也是分同檔次的:
第一檔,不是最好的,而是最低檔的意思,就是那種漫無目的、得過且過的熬,最終熬的歲月宰了一刀,就此結束一生。
第二檔,會尚未好一些,有點目標,也就是知道要熬到哪里去。但是這種人往往在順境中能熬的過,熬出點成績,一旦遭遇極度不利的情況,也就熬不住了。
第三檔,有目標,有努力,但是缺乏信念。往往能比前兩種人熬的久一些,熬出些成就,但在絕境中,在最終勝利上,還是缺乏了信念的支撐。
第四檔,也就是最能熬的人。有目標,有努力,還有信念。有在困難中必勝的信念,能夠排除一切悲觀主義的色彩,艱苦奮斗,熬過最艱難,最不利的情況。往往這種熬帶來的就是“往往有這種情形,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產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熬得過最艱難路程,勝利的坦途就到來了。
熬得過也得具備熬得過的條件和實力,不然就淪為了第一檔最低檔得被動得熬,最終等待的是被吃掉的命運,還哪能迎來勝利的坦途。
熬得過的實力
能熬過最困難最不利情況的人,往往都是在困難到來之前就具備了一定實力基礎的人,絕不是手中無米,就敢做飯的人。當年抗日持久戰中,毛主席看到了中日之間是持久戰,整個戰爭將最難熬,尤其是在持久戰的第二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是整個中國抗日戰爭最最難熬的階段。但就是如此,毛主席還是做出了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屬于中國的論斷。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國內條件就是,當時的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政治上進步的軍隊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紅軍,有了數十年革命的傳統經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十七年的經驗。這些經驗,教育了當時的中國人民,教育了中國的政黨,使得團結抗日有了基礎,有了國內的積極有利條件。
所以,熬得過,自己得有實力,有一定的條件。
熬得過的智慧
熬得過光有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有熬得過的智慧。注意智慧不是知識。舉個簡單的例子,都是占有,簡單的直接占有和退讓之后的再占有,哪個屬于智慧呢?顯然是后者。智慧就是運用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復雜環境下難題的能力。
這里我們還是用最復雜的最困難的情況來說明熬得過的智慧問題。最復雜最困難的情況莫過于戰爭環境。這里為了更好地說明戰爭環境的復雜程度,我摘錄下《明朝那些事兒》中的“戰爭是怎樣練成的”來讓大家看看,為啥摘錄這一部分呢,因為我覺得很精彩。
戰爭是怎樣煉成的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不僅是一句成語,一句千古名言,也是一句自信的豪言壯語。
而如果你仔細研究過軍事,就會發現,要做到帶兵多多益善,實在是太難了。
如果我們把戰爭的所有外表包裝脫去,就會發現:戰爭,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打架斗毆。
下面,我會借用經濟學中的模型理論(先預設基本框架,不斷增加條件的經濟分析法)來說明這個問題。
先從兩個人講起,相信大家也有過打架的經歷,而兩個人打架就是我們俗稱的“單挑”。
“單挑”實際上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因為打人的是你,挨打的也是你,是輸是贏全要靠你自己。
現在我們把范圍擴大,如果你有兩個人,而對方還是一個人,那你的贏面就很大了,兩個打一個,只要你的臉皮厚一點,不怕人家說你勝之不武,我相信,勝利會是你的。
......
然而真正的考驗就要來了,如果你有一千個人,對手也有一千個人,你能贏嗎?你可以把一千個人分成幾隊去攻擊對方,但對手卻可能集中所有人來對你逐個擊破,你能保證自己獲得勝利嗎?
覺得棘手了吧,其實我們才剛開始。
下面,我們把這個數字乘以一百,你有十萬人,對手也有十萬人,你怎么打這一仗?這個時候,你就麻煩了,且不說你怎么布置這十萬人進攻,單單只說這十萬人本身,他們真的會聽你的嗎?
.......
很難辦是吧,別急,還有更難辦的。
此外,你還要考慮這十萬人的吃飯問題,住宿問題,糧食從哪里來,還能堅持多少天。
腦子有點亂吧,下面的情況會讓你更亂。
你還要考慮軍隊行進時的速度、地形,下雨還是不下雨,河水會不會漲,山路會不會塞,士兵們經過長時間行軍,士氣會不會下降,會不會造反,你的上級(如果有的話)會不會制約你的權力,你的下級會不會嘩變。
你的士兵有沒有裝備,裝備好不好,士兵訓練水平如何,敵人指揮官的素質如何,敵人的裝備如何,敵人的戰術是什么,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打了敗仗怎么撤退,打了勝仗能否追擊,等等。
事實上,戰場上的情況還要復雜得多。
你可能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了,恰恰相反,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不要忘記,我們的目標是多多益善。
如果你再把指揮的人數乘上十倍,一百萬人,你就會發現,你面對的已經不是一百萬可以依靠的人,而是一百萬個麻煩,是真正的災難。
從十萬到一百萬,你的人數增加了十倍,但你的問題卻可能增加了一百倍,任何小的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一百萬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不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是傻瓜,你怎么控制一百萬個人,讓他們去聽從你的指揮呢?
軍事指揮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指揮的人數和指揮官的指揮能力是成正比的,指揮的人數越多,對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從古至今,有能力站在塔頂的人是很少的。多多益善是一種境界。
同進同退,
同生同死。
這才是指揮藝術的最高境界。
所以,善帶兵而多多益善者,是真正的軍事天才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軍神。
以上就是模型的構建過程,但這個模型是理想化的,而且這是當年明月在分析明朝和蒙古作戰的戰爭模型。我們現在說明的是中日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擁有現代化的武器準備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之間的戰爭。這就是一種特殊情況。這種特殊就讓整個戰爭更加復雜,更加困難,打仗更是難上加難。我們在此還要補充兩種特殊情況。
當年中日持久戰中最難熬的情況還有:戰爭中中國的經濟困難和漢奸搗亂。動搖分子的妥協論,悲觀情緒的嚴重增長,國內政治的腐敗,國際法西斯國家的聯合等等。這就讓這場持久戰更加復雜,更加困難,更加危險。
要能度過這一階段,迎來勝利,不但需要熬得住,還需要熬得過的智慧。這就需要戰爭的戰略遠見,戰術戰斗藝術。要擁有這一切就是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法,找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真正的朋友,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矛盾分析法,從中日戰爭的大小、強弱、多寡、進步和退步等多種復雜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各自優劣勢,指定正確的抗戰策略。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不愧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更是堪稱軍神!
熬得過的信念
熬本就很痛苦,環境困難,命懸一線,前途未卜,即便是有實力,有智慧,也不一定能熬得住,熬得過最艱難得路程,迎來勝利的坦途。
持久戰中,毛主席多次說:動員全國民眾,齊心一致,絕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把統一戰線擴大和鞏固起來,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論,提倡艱苦奮斗,熬過這一段艱難的路程。
大體上要準備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最艱難的路程。
跨過戰爭的艱難路程之后,勝利的坦途就到來了。這是戰爭的自然邏輯。也就是戰爭的規律,要按照戰爭規律堅持戰爭。
而戰爭規律就是戰爭本質,能看到本質的人就能有熬得過的信心,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本質,抓住規律啊。
因此,可想而知,數萬萬民眾和抗日將士,要讓他們也有這種信心和信念,談何容易。而毛主席做到了:
同進同退,
同生同死。
戰爭指揮藝術的最高境界。
抗日戰爭來說,熬得過最艱難的路程。不是短期的信心和小信念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真正的大信念。
什么是小信念?就是參加抗戰,就是為了勝利后的升官發財,榮辱得失。持有這樣信念的人,戰爭進入持久,進入戰略相持最艱難的路程時,往往悲觀失望,往往喪失信心,往往繳械投降。這與你有多少熬得過的實力和熬得過的智慧無關。
而大信念是什么呢?就是為了實現永久和平和戰爭。“革命戰爭是一種抗毒素,它不但將排除敵人的毒焰,也將清洗自己的污濁。凡屬正義的革命的戰爭,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為改造事物開辟道路。”
“我們把抗戰和建國聯系起來看,是正當的。......這和中國的抗戰密切地聯系著,這一個前途是應該看到的。"
這就是毛主席的大信念,正是這種遠大的信念的底層支持,使得他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熬了過來。
再一次,雄辯地向我們證明:
戰爭的勝負往往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