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資訊中心 > 國際觀察

短短12天,敘利亞“變天”為何如此之快?

2024-12-09 16:58:36  來源: 新華社   作者:記者
點擊:    評論: (查看) 字體: / /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爆炸后的濃煙。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爆炸后的濃煙。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據俄羅斯塔斯社8日晚報道,巴沙爾·阿薩德及家人已經抵達俄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為其提供了庇護。

  俄羅斯外交部8日早些時候發布消息稱,阿薩德在與敘境內多個武裝沖突方談判后辭去總統職務,離開敘利亞,并下令和平移交權力。

  8日更早時候,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通過敘利亞國家電視臺發布講話,宣稱已“解放大馬士革并推翻阿薩德政權”。

  被稱為“中東心臟”的敘利亞局勢發展之快、演變之劇令全世界都眼鏡大跌——控制全國70%領土的敘利亞政府軍竟然在一周多時間內將領地幾乎“拱手相讓”給了反對派武裝。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敘政府垮臺又會造成哪些影響?

  迅速進展

  自11月27日由“解放敘利亞”聯盟為首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對敘北部政府軍所在地發起進攻起,隨后的進展之迅速讓人意外: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武裝人員。新華社發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武裝人員。新華社發

  ——11月30日,政府軍發表聲明稱,反對派武裝已控制敘北部城市阿勒頗大部分城區。

  ——12月5日,反對派武裝進入敘中部城市哈馬,隨后敘政府軍宣告哈馬失守。

  ——12月6日,由美國支持的敘庫爾德武裝領導的聯盟占領了敘東部代爾祖爾,這曾是敘政府在廣闊東部沙漠地區的主要立足點。

  ——12月7日,路透社報道稱,敘首都大馬士革北部最后的屏障——霍姆斯的政府軍和安全部隊指揮官當天已離開該市,大量政府軍撤出。反對派武裝則稱已進入霍姆斯市中心。同日,敘南部反對派武裝宣布已奪取大馬士革以南100公里的德拉市。

  ——12月8日,“解放敘利亞”聯盟在社交媒體平臺宣稱已開始進入首都大馬士革。當地民眾聽到密集槍聲。敘總理賈拉利當天在社交媒體發表視頻講話,表示已準備好與任何人民選擇的領導人“合作”。賈拉利還表示,“會將政府和平交接給反對派”。

  反對派武裝之所以推進神速,其重要原因是駐守各地的敘政府軍基本未做抵抗,在與反對派武裝達成協議后即撤出防區,還將大量武器輜重留給后者,包括俄制戰機、坦克和防空導彈等重型裝備。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武裝人員。新華社發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武裝人員。新華社發

  俄羅斯此次對敘政府提供了有限軍事支持。盡管俄軍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頗實施了一些空襲以遏制反對派攻勢,但在哈馬的戰斗中并未直接介入。俄羅斯駐敘利亞大使館6日敦促在敘俄公民乘坐商業航班離開,原因是敘利亞“嚴峻的軍事和政治局勢”。

  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是敘政府另外兩個重要盟友。伊朗原計劃向敘政府軍提供導彈和無人機,同時伊朗與真主黨表示將提供軍事顧問。然而敘局勢發展之快,使得這兩方的援助未到,敘利亞已然“變天”。

  為何速?。?/strong>

  面對進攻,在裝備和人數上占優的敘利亞政府軍為何速敗?

  分析人士指出,內因是敘經濟崩潰、政府改革失敗;外因則是俄羅斯、伊朗等盟友自顧不暇無力支援。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敘利亞經濟幾近崩潰,且一直未能復蘇。國家GDP總量從2011年的675億美元銳減至2021年的89.8億美元。而主要石油產區一直被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所控制,導致敘利亞能源短缺、財政收入銳減,而美國從敘利亞竊取石油和糧食成為家常便飯。

  2020年之后,屋漏偏逢連夜雨,敘利亞接連遭遇疫情、地震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輸入性通脹等多重打擊。2021年至2023年,敘利亞國內通脹率都在50%以上,物價連年飛漲,民眾怨聲載道。能源短缺使得首都大馬士革日供電時間僅幾個小時,其他地區供電情況則更加糟糕。

這是2024年8月25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拍攝的巴沙爾·阿薩德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2024年8月25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拍攝的巴沙爾·阿薩德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面對經濟困境,阿薩德政府實施改革,然而不論是取消對食品、燃油等生活必需品補貼,還是大量裁減軍隊數量,種種措施不僅未能改善經濟狀況,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并導致軍隊抵觸情緒激增。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也愈發對敘利亞不利。黎巴嫩真主黨、伊朗、俄羅斯近期都遭遇重要挑戰,很難再給敘政府提供強力援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認為,黎巴嫩真主黨受到以色列重創,處于生死存亡關頭,伊朗佩澤希齊揚政府采取自我克制戰略,導致其領頭的什葉派“抵抗之弧”正處于最薄弱階段。同時,俄烏沖突延宕,俄羅斯自顧不暇,對敘政府支持力度減弱。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拍攝的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8日報道,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當天遭武裝人員襲擊。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這是12月8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拍攝的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8日報道,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當天遭武裝人員襲擊。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有何影響

  位于亞歐大陸十字路口、地中海與印度洋的交叉口,還身處地中海、紅海、黑海、里海、波斯灣的“五海”中心地帶,被稱為“中東心臟”的敘利亞地理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敘利亞突然“變天”,將不可避免地給其自身、以及地區和國際地緣政治帶來重大影響。

  李子昕認為,阿薩德政府解體,不代表敘利亞內戰結束,不意味著敘利亞實現了民族和解,也不會改變敘境內代理人戰爭不斷的局面。

  他說,原先控制敘70%面積的阿薩德政府解體,將導致敘利亞政治版圖更加碎片化。各政治勢力間為爭奪勢力范圍而爆發沖突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敘境內人道主義危機風險持續加大。

  此次反對派武裝中領頭的“解放敘利亞”聯盟一直是敘境內除庫爾德武裝外實力最強的一支,但其軍事人員規模也僅有兩萬人左右,與阿薩德的政府軍二、三十萬人的規模相差甚遠,要填補前政府廣大領土的防務空白難度很大。

這是12月8日在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拍攝的以軍部隊。以色列國防軍8日說,以軍已在戈蘭高地的以色列和敘利亞邊境軍事緩沖區內部署軍隊。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這是12月8日在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拍攝的以軍部隊。以色列國防軍8日說,以軍已在戈蘭高地的以色列和敘利亞邊境軍事緩沖區內部署軍隊。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而且“解放敘利亞”聯盟前身之一“努斯拉陣線”(又譯為“支持陣線”)曾與國際公認的恐怖組織“基地”組織有所聯系。盡管“解放敘利亞”聯盟領導人公開宣布斷絕與“基地”組織關系,但仍有不少人為此擔心。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一些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背后的主要支持者,日后土耳其在敘的話語權將顯著提升,其在敘利亞北部設置永久性“緩沖區”的設想實現概率大為增加。而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在奪取政府軍地盤后,與土一直打擊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之間爆發沖突的可能性也將提升。

  對俄羅斯來說,當務之急是力保其在敘利亞西部沿海的兩個軍事基地,以維持其在敘的軍事存在。

  此外,由于阿薩德政權解體,伊朗領導的什葉派“抵抗之弧”將面臨斷裂的局面,伊朗向真主黨和哈馬斯運送援助的路徑恐被切斷。(記者:胡冠、楊臻)

「 支持紅色網站!」

紅歌會網 SZHGH.COM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