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縱論天下 > 網友雜談

歐洲金靴:長空飛血濺萬心,南洋一夜成淚海 | 王偉身后,一紙暗史

2024-04-01 15:16:40  來源: 紅歌會網   作者:歐洲金靴
點擊:    評論: (查看) 字體: / /

  2001那一年,我們加入了世貿,進入了世界杯,還拿到了奧運舉辦權,被稱為“大三喜”。

  但是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全球化”幻境里,王偉同志的殞命被淹沒了。

  4月1日事后,時任外交部主管美國和大洋洲事務部長助理周文重于當天緊急約見時任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強調事態的嚴重性,并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美方就損毀中方戰機,以及威脅飛行員生命安全,對中國人民作出解釋和道歉。

  然而悍然發動入侵行徑、故意偏向沖撞我機的美國及美國軍方,事實上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向王偉、向中國人民道過歉。

  美方一邊以“監控局勢發展”為名,派遣三艘驅逐艦前往海南島附近游弋,并在南中國海地區停留;一邊發表失實言論,誤導國內的美國民眾以為是中國把美軍機組人員當“人質”與美國進行談判,以煽動民眾情緒。

  鑒于此,我方公開了美軍EP-3受損照片,證明撞擊是由美方主動出擊;同時,駐美大使楊潔篪同志也欣然接受美國CNN采訪,擺事實、講道理,闡真相,樹立場,直接做美國公眾的工作。

  一時間,美國國內,“贊同美國政府向中國人民道歉”人數的比例從不到20%激增至50%以上。

  緊接著,中美雙方就“道歉”及EP-3如何離開中國境內展開了為期數月的博弈。

  但是當年白宮全權代表普理赫向中國的遞交致歉信中,最后使用的不是正式的“apologize”,而是口語的“very sorry”。

  且美方致歉為的也不過是那二十四個扣押在我方手里的入侵者和軍機殘骸,否則他們連一句sorry都不會吐出來。

  待到二十四名戰犯毫發無損地被我方還給美軍,不要臉的操作接二連三地上演:在夏威夷悉卡姆空軍基地高調迎接“英雄”、安排市民夾道歡迎“凱旋”、向王偉烈士賠償絕對侮辱性的34567.89元,同時叫囂如果不歸還軍機殘骸就要“阻止北京申奧”、“反對中國入世”、“加大對臺軍售”……

圖片

  這就是美帝國主義。

  如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指出的:“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而美帝國主義曾經一度是有過“被逼得不得已”的——70年代對我們的俯首帖耳歷歷在目,總統尼克松不顧一眾財團反對也要親身躍入毛主席的小書房、去和他老人家“討教一番”,我們在機場迎接時都依舊照常懸掛打倒美帝國主義的標語橫幅。

圖片?

  歷史的功績是鐵板錚錚的:在空中與美軍交鋒、乃至擊落美軍入侵飛機,這本是新中國的驕傲戰事。

  最知名的當然就是1956年8月23日的東海重擊,當日駕駛P4M-1Q電子偵察機的是美國空軍中尉詹姆斯·迪恩與十五名間諜軍官悍然入侵我國領空,在毛主席、中央軍委、空二師副師長褚福田的共同指揮下,當時第六團的領航飛行員張文逸受命駕駛米格-17Ф戰機起飛迎敵。

  技術高超的張文逸經過兩次攻擊,直接將P4M-1Q電子偵察機擊落墜入大海,自己則安然返航、圓滿完成衛國作戰任務。

  兩天后,惱羞成怒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大黃蜂號、埃塞克斯號和列克星敦號三艘航空母艦以及其他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四十九艘軍艦,配備兩百架艦載戰機前往我國東海方向示威。

  然而,軍事力量、特別是海軍實力不如美軍的情況下,毛主席怕了嗎?中國人民怕了嗎?雙方拉開架勢劍拔弩張,一度驚動了赫魯曉夫。

  結果,自知理虧的美國人不過是叫喚叫喚而已,轉了一圈悻悻而歸。

  那么,為什么轉眼到了90年代,銀河號、黃海對峙、美航母插手臺海、南聯盟炸館、南海撞機全部紛至沓來?

圖片

  每年的今日都是我們告慰王偉烈士??沼㈧`的日子,但似乎年年都有人滿面愁容:“落后就要挨打,吾輩自強……”

  “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是否真的是真理呢?

  并且,這樣的引導又會帶出什么樣的節奏呢?

  這種思維的本質是一種投降主義,在外交層面是威權至上,在軍事層面則是唯武器論。

  “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暗含的意思其實是“落后就是該打”。

  因而,當官方用這樣的隱形意味去框述一系列國難烈士紀念日時,就于不經意間為入侵者完成了開脫,同時為守衛者的無能完成了洗白。

  這種言論的最大受害者,當然還是殉身卻不被正確銘悼的千千萬萬的烈士們。

  換句話說,原本并不“落后”的新中國,是怎么在90年代至新千年重新在美國人眼里變得“落后”的?

  就說王偉同志二十三年前駕駛的殲8II,這是愛萍同志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時期力保出廠的國產戰斗機,他也是反對軍隊經商的核心人物。

  在8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時,當時我們曾想能引進美國先進技術來改進殲8II,1986時中美也曾達成協議,委托前格魯門公司幫助改進殲8II,就是內部代號“八二工程”,對外名為“和平典范”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使用基于 F-16A/B 的 AN/APG-66 改進的雷達和機載電子設備,但保留國產的敵我識別裝置和塔康導航系統;使用新的慣性導航系統、HUD、任務大氣資料計算機;并修改飛機的機體結構,加裝翼前緣襟翼以提高轉彎角速度,使用結構化油箱以增大飛機航程,改進后的飛機能掛載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導彈。

  雙方還就采用 F404 渦扇發動機裝備殲8II展開談判,美方聲稱,經過美國先進技術整合后的殲8II,其基本性能與 F-16/79 相當。

  在殲8Ⅱ于1989年運付美國改進時,剛剛完成設計定型還未裝備部隊,美國方面對運送到該國的兩架殲8Ⅱ進行研究后認為制造工藝存在嚴重缺陷,結構也不合理,用美制機載電子設備對飛機進行的整合工作并不順利。

  1990年3月,美方獅子大開口向我們提出增加兩億美元的發展經費,“用于補充不斷增加的額外成本”,這使“和平典范”計劃的全部發展費用由原先的5.5億美元上漲至7.5億美元,我方表示“無法接受”。

  三個月后,中國決定從蘇聯引進高性能的蘇-27,并在同年7月正式通知美方中止“和平典范”計劃。

  引進蘇聯強大的蘇-27,確實短時間內增強了我空軍實力,但長遠來看對改進殲8II以及研發殲10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懈怠,當時就有領導非常直白又迫切地說:“想搞殲10就是‘5分錢上長城‘,完全不切實際。”

  一年前的1989年,軍委曾組織了一次龐大的軍事代表團前往蘇聯考察,專家宋文驄受邀參加了代表團??疾炱陂g蘇-27SK給軍事代表團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其效果可以用震撼來形容。

  于是就有人提議干脆直接大量進口蘇27這種新銳戰機,別花功夫折騰新機型了,喊出了所謂“要打贏,靠27”的口號。

  但這些意見,統統遭到了宋文驄的反對:“蘇27 的確性能優異,但是和殲10 相比性能各有所長,蘇27 替代不了殲10,兩者應該相互配合。”

圖片

  劉華清也贊同宋老:“蘇27 再好,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再困難,殲10也要搞下去!”

  尤記再兩年前時,1987年的6月,為殲10提供部分技術與零部件的外國公司就曾“羞辱”過宋老,這讓他對“造不如買”格外的警惕。

  當時外國專家們在考察了中國殲10的研發進度后,曾對宋文驄坐地起價:“你們技術不行,你們方案不行,你們的工程師更不行,這樣的起落架,你們無論如何都搞不出來。”

  講白了,就是說咱中國人不行。

  臨走的時候還對宋老扔下一句:“你們肯定干不了的,不過你們隨時可以再來找我們,但那時候,可就不是現在這個價了!”

  當時已57歲的宋老真的氣壞了,捶著桌子對研制起落架的同事們說:“不要等!不要靠!也不要指望外國人會幫助你!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殲10飛機、讓起落架流著我們自己的血液!”

  只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軍隊要忍耐”,這就是那一時期無可撼動的鐵律。

  10號工程總投資僅40億,落沒落實不說,這還非611所一個單位花,而是10個分系統、上百家研制單位共用,攤到611所所剩無幾,還要用以對外合作(法國、以色列),致殲10險些夭折。

  宋文驄在家門口賣面條維生的鬧劇也就在國際軍界流傳開來,后來也有611所的同志說不是賣面條,而是賣鴨子……總之,是到了為生計而討活的地步。

  不止是宋老自己,15歲就靠上西北工業大學的天才少年楊偉,也一度因為待遇太差想要離開宋文驄團隊,被宋老強留:“孩子,留下來,才能辦大事……”

  “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刀”這句話,后來也成了八十年代的縮影。

  一次戰略選擇的偏離,就是數年之久的時間差。

  2001年4月1日美軍入侵我領空,彼時殲10仍未交付,王偉同志駕駛的依舊是殲8II……

  那一天的南海上空,美軍正是瞅準了殲8II的性能不足(特別是低空低速時)故而大膽進犯,跟王偉同時監視美機的另一位飛行員趙宇后來也介紹說,當時王偉飛機的尾部被美機螺旋槳刮得“像紙片一樣”飛散開……

  長空飛血濺萬心,南洋一夜成淚海。

  兩年后,2003年,殲10生產型終于交付;

  當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實現首飛;

  再一年后,我人民空軍正式換裝殲10戰機。

  共和國萬里長空從此浩藍無虞。

圖片

  殲10是第一款由亞洲人獨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戰斗機,也是我國第一種采用國際先進水平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的戰斗機。

  它的起落架,宋文驄的團隊只花了不到30萬的經費就造出來,是外國公司報價的1/20。別說起落架,連先進的氣動布局、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高度綜合化航電武器系統以及CAD/CAE/CAM等,都被宋老的團隊逐個擊破,五星紅旗印在上面印得理直氣壯,分外鮮艷。

  可以說,宋老的“全華班”團隊憑著一口不服輸的氣,既沒有給當時國家“軍隊要忍耐”的方針“拖后腿”,也在有效的范圍內保住了我國第三代戰斗機的進度,更是讓王偉同志英靈得慰。

  …………………………………………

  “要形成我們的獨立自主能力、研制能力、生產能力。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主要工業國家在限制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的同時,對推銷其工業產品卻不遺余力,企圖長期把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主導權與壟斷權,長期保持其國際競爭優勢與地位。”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結果是永遠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有無創造力與進取心,體現一個國家、民族的實力和抱負,決定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要想成為一個真正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掌握工業化時代的競爭主動權,在國際產業分工的關鍵環節扮演主角,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擴大競爭優勢。”

  —— 2014年5月視察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時。

「 支持紅色網站!」

紅歌會網 SZHGH.COM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