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段摘自《人民日報》的文字引發了網友們的集體回懟。文字如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大原因在于努力程度的不同。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行穩致遠……
網友們回懟道:
有一天,狐貍對山頭上的雞群說,你們原本可能是鷹,可以遨游天空,為什么不努力,試試你們的翅膀,沒準兒你們真就飛起來了! 從那天起,狐貍躲在懸崖下,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雞!
日報就日報,不要帶上人民……
有人在努力貪腐,有人在努力搬磚,很難說努力程度有多大的差別,但努力方向顯而易見的不同。
我跟你談收入,你跟我談理想,我跟你談理想,你跟我談努力,我跟你談努力,你讓我加班,我跟你談加班費,你卻又跟我談理想。 到底該從哪里談起?
如果勤勞能致富的話,那么中國起碼有8億老百姓是富人。
人民日報和人民的距離是什么呢?
我進不了煙草局,是因為我學習不夠努力嗎?
一百個饅頭,一百個人拿,結果兩個人拿了98個饅頭,剩下98個人平分2個饅頭,你告訴我怎么努力?
社會不公,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這么多的事情加起來讓人很難相信努力可以改變什么。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下,努力才有用吧。
問下人民日報,杭州單王夠努力嗎?是什么結果。
農民努力了,現在老了,宅基地也快保不住了,一個月百塊養老錢。努力得不夠,繼續努力干活。
之前信,現在長大了。
看到這句話,二十歲我會感動得淚流滿面,三十歲之后我會很自責,可我四十歲以后覺得這純屬放P。
人民日報代表的是什么?
可以罵人嗎?
只要你愿意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人民日報不了解人民……
你看看各種平臺公司里面的城投、產投、國投、各種投、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再來說努力不努力的事情。
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以后在煙草局上班,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以后當大官,還有些人一出生就很有錢,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不經過努力也可以得到。
人民日報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實際,就不能稱為人民的日報了!
駱駝祥子一輛車子都買不起,虎妞老爹劉四爺卻可以買幾百輛車子開車行。
這就是努力與不努力的區別……祥子們,你得加油啊。
有人16年不上班,照樣領著工資,有人起早貪黑,卻拿不上工資,還要被冠以惡意討薪。
10歲公安,三代煙草,18歲進監獄體系。
之前新聞是不是有人說過,扶持一個企業很難,但整垮一個企業很簡單,你來說說看,老板算努力還是不努力?
一個出身干部富人家庭的孩子所享受的資源,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一輩子可能都達不到,這才是現實。
極個別人的起點,卻是極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努力的終點
又過愚人節,360天,天天過愚人節。
那為什么有些人歷經萬難都掙不到一個小目標,有些人隨便貪污就是好幾個小目標???
所謂成功,1%的努力,99%的背景。此公式適合99%的人。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發表于1936年,以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名叫祥子的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
祥子是一個勤勞、樸實、有夢想的普通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貧窮的命運,但最終卻因為社會環境的壓迫和個人命運的不幸,夢想破滅,生活陷入絕望。
祥子的故事并不應簡單地歸咎于“不夠努力”,除了個人性格上的一些弱點之外,他的悲劇更多的是由于社會的環境和社會的不公導致的。
老舍先生通過祥子的悲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底層人民的苦難,是對舊社會制度的強烈批判。
我們看到,個人的命運終究是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