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秋風過,那青翠欲滴的樹葉和綠油油的草灘,像被烽火染了一遍,瞬間變黃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時節又到了。
天,碧空如洗,無一絲風,一對對大雁排成“一”字形,穿過空中偶爾冒出的幾朵奶子般的白云,悠悠向南飛去。
哦!兒子,今天正是你遠涉重洋赴美留學的日子。兩年了,730個日日夜夜,盡管你已適應了異國他鄉的環境,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碩士學位,但我和你媽還是難以收攏那紛紛擾擾的思緒,縈縈回回的魂魄。我們的心飄向了美利堅,飄向了弗吉尼亞……
2000年,對于我們三口之家來說,是多么難忘的一年?。∧瓿?,你的TOEFL和GRE成績過關后,你既忙著往國外大學發申請函,又忙著搞大本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用你的話說:“每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甚至沒空攏一攏頭發。”4月份,你先后收到4份錄取通知書,其中美國的就有三份。你最終選擇了風景宜人,且具有實力的官辦的弗吉尼亞大學,并很快辦理了護照。
兒子,如果說從你降生到16歲踏進清華園這座“工程師的搖籃”門,是一大成功的話,那么,你目前則是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平臺,視野會更開闊,英雄更有用武之地!可是,我和你媽喜出望外的同時,也為你捏了把汗,因為每年申請留學的莘莘學子們被美國駐華大使館拒簽的不是個小數字,一旦你簽不了證,那就意味著你同時也要失去在清華大學讀研的機會,走向“飄”之路了。
謝天謝地,憑著校方發來的全獎的錄取通知書和你與簽證官對答如流的英語口語水平,你終于輕松順利地獲得了赴美簽證。
時光如白駒過隙。離你啟程的日子大踏步臨近了。我和你媽車前馬后為你備齊了行裝,就履行你的承諾:去山東老家看望天假之年的奶奶。于是全家三口搭上北去的列車回到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故鄉——微山湖畔。奶奶為你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充滿著“湖”味的送行酒宴。酒過三巡,你自豪地對奶奶說:“奶奶,我沒有說大話吧?我爸出了省,我要出國了,將來給您帶個洋孫子媳婦回來。哈哈!”
兒子,你好記性呀!那是你7歲的時候,我帶你省親,也是在酒宴上,你奶奶舊話重提:“孫子呀,你爸心可野了,與他一塊當兵的轉業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嘛??伤兀瑓s留在了湖北。”
你打斷了奶奶的話說:“奶奶,我爸出省工作,我長大了要出國哩!”
天真、稚嫩的童音,逗得你奶奶笑彎了腰,連聲說:“俺孫子有志氣,有志氣啊!”
清華園是你成長的地方,有不少你的導師和同窗學友等你聚會話別。更何況,那里給了你無數的向往,還有初戀的甜蜜,成功的喜悅。一到北京,你提出不跟我們住賓館,要去再回味一下大學生宿舍生活。我和你媽十分理解。可是,離別祖國的最后一個晚上,你突然從清華大學跑了回來,執意要與我們擠在一起睡。那時多么愜意的一夜?。∧愦蜷_了話匣子,跟我們“吹”了大半宿。話題不離美國——這是你從網上捕捉到的。什么在美國沒有成功的秘訣可言,要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方可達到理想的彼岸。在美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
為了趕早,翌日7時我們就驅車來到了北京國際機場,本想在那里共進一頓有紀念意義的早餐,卻不料一到候機大廳,辦理行李托運開始了。你從容地走進了海關,我和你媽只好伏在欄桿旁靜等著。待你辦完托運手續,登機的時間只有一刻鐘了。我立即意識到分別的時刻就在眼前。趁你在欄桿里與你媽說悄悄話之際,我連忙從候機廳一隅買來面包、香腸和礦泉水。你接過這些食品,輕聲說了句:“爸爸、媽媽,等我的電話,再見!”便轉過身,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向安檢廳的入口處,再也沒有回頭。你怕你媽流淚。其實,你已經哭了,雖然給我們的是背影,我和你媽都看到了你擦眼淚的動作。
那天我們從機場回來,一路上誰都沒有說話,心里沉甸甸的,像丟了件什么重要的東西似的。明明是送你赴美留學深造,是件大喜事,可是那送別的場面,分明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味兒?;氐郊抑校液湍銒屢恢笔卦陔娫挋C前不敢出門,直至接到你從美國打來報平安的電話,我們的心情才如釋重負。
兒子,你可曾知道,你剛走后的那段日子里,我和你媽吃飯不覺香,睡覺不知甜,只要看見你的東西,便會掀起思念的波瀾。你媽為了排解對你的思念,經常把你的房間打掃了一遍又一遍,把你用過的東西整理了一回又一回。有時,她還默默地對著你的巨幅彩照訴說著她的心曲……,是的,母愛無盡,世間哪一種愛能與那博大而仁慈的母愛相比呢?!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剛踏進咱家的樓梯口,就聽見你媽正放開歌喉,唱著經她改了詞的歌兒。聽,你媽又在唱了:
……
我站在漢江江畔,
如果有一葉風帆向我駛來,
那就是兒;
我站在隆中山上,
如果有一支竹笛向我吹響,
那就是兒;
……
聽到這飽含深情的歌聲,如夢如煙的往事,潮水般地涌入了我的腦際。22年前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你呱呱落地。會說話了,你滿腦袋問號:
“媽媽,老鼠為什么不脫鞋就上床呢?”
“爸爸,有南(男)瓜,為什么沒有女瓜呢?”
“姥爺長胡子,姥姥為什么不長胡子呢?”
……
3歲你就能背誦20多首唐詩;4歲你就會寫漢語拼音字母;5歲那年秋天,你說什么要去上學,無奈,你媽只好把你送到附近一家小學校,初衷只是想試一試,你若反悔了,可以不去。沒想到,你就像一頭野牛沖進了菜園里,貪婪地吃著,細細地品味著。讀書的勁頭與日俱增,每個學期各門功課幾乎都是滿分。
在學業上,你越來越顯示出堅不可摧的意志?;厥啄阕哌^的路,閃光的腳印歷歷在目:10歲小學畢業考入省重點中學;16歲高中畢業考入全國高等學府——清華大學;20歲大學畢業獲取赴美留學全額獎學金。理科,成績斐然;文科,風騷頗具。14歲起就在全國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18歲一部洋洋30萬言的《網上教育》著作公開出版問世。我和你媽為有你這個爭氣的兒子而倍感自豪、驕傲,一次又一次地與你分享著奮力拼搏后的歡樂和幸福。
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現出1996年初夏和1998年盛夏所發生的兩件事。
1996年初夏,高考填報志愿開始了。那天上午你拿著填好的志愿表讓我們過目。你媽搶了過去,先睹為快??春笏f:“寶貝蛋兒,第一志愿你填報清華,有把握嗎?萬一……”
“媽媽,人生能有幾回搏,我這回就非要搏一搏!”
看著你那執著和胸有成竹的神情,我還能再說些什么呢?
1998年暑假的一個晚上,遲歸的你和你的一個好友“躲進小樓成一統”,盡情地擺“龍門陣”。
“我已經在新東方學校報了名,參加TOEFL和GRE培訓班,準備到國外讀研去。”
“你們清華已經是全國最高學府了,現在又在實行4+2,你可以輕松地在那兒讀研,何必再去冒險呢?”
“我們國家目前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后,急需真才實學的人,我就是要沖出國門,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學到手,科學技術是沒有國界的。”
聽到這里,我的心禁不住怦然而動了。兒子,你是在自我加壓呀!好樣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決不是好士兵。
你媽本以為這輩子與電腦無緣了,可就在你臨走前三天硬是手把手地教會了她上網、收發乙妹兒?,F在她一發而不可收,幾乎每天都在網上沖浪,還經常與你聊天,盡享高科技之樂。打你從我們身邊消失起,就經常收到你的乙妹兒。你告訴我們:很快就適應了美國的生活環境,并學會了自己做飯。從一開始經常把菜燒糊,到現在已成為留學生中的“名廚”,我們想象得出你付出的辛苦;在美國過第一個除夕,你們留學生和數百名華僑一起聯歡,收看中央電視臺春節文藝晚會錄像,好熱鬧??!你還介紹了舊金山的唐人街,紐約的華爾街,華盛頓的白宮,芝加哥的美術館,洛杉磯的體育場……特別提到了你所在的弗吉尼亞大學。說這所大學在美國公立大學中排行第二,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杰佛遜創辦的,占地1050 多畝,有10個學院,在校生1.8萬人,其中國際學生就有1500多名,他們來自世界110多個國家。該學校的設施非常好,除了教學樓、實驗室外,還有游泳池、滑冰場,各類球場、健身房等,看到你從異國發來的照片,我和你媽高興的心情真是無以言表。讓我們感到最新鮮的是學校既沒有圍墻,也沒有欄桿,整個校園和城市融為一體,從教學樓到圖書館竟要乘坐市內公共汽車!當你談到親身體會異國風情和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而鬧出的笑話時,我們也笑得前仰后合。
然而,你那乙妹兒里面更多的內容是發覺我們國家與美國的差距。從農業到工業,從環保到旅游,當然還有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你發出這樣的感嘆:美國建國至今才200多年,從原英國的殖民地變成了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廣納人才,楚才晉用。你多么希望我們的祖國也能早日發達,環球同此涼熱??!
碩士學位雖然拿到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三年的博士求學歲月里,不乏有激流、暗礁,風雨、雷電。你說得好啊,美國并不是安樂窩,如果沒有勤奮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很難結出碩果的。只有在那崎嶇小道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加油!兒子,我和你媽為你助威!學海無邊苦作舟,現在吃點苦沒什么,它可以成為你人生經歷中的財富。故鄉自有明月在,學成后以實際行動來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這就是我和你媽對你的期望。
弗吉尼亞的秋天已有些涼意了吧?你所在的遙遠的國度或許正值夜晚。你在做什么呢?在燈下細心地攻讀?沿著小徑一面散步,一面跟友人熱烈地爭辯?還是即將進入夢鄉?
當我結束此文的時候,不知何故,一支古老的歌謠又在耳邊響起: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文/陳延華,本文為作者向紅歌會網原創投稿。】